吸入沖程:油壓系統驅動柱塞向后運動,泵腔內容積增大、壓力降低,此時吸入閥在內外壓差作用下打開,泥漿通過吸入管路進入泵腔;
排出沖程:柱塞在油壓推動下向前運動,泵腔內容積減小、壓力急劇升高,吸入閥因壓力差關閉,排出閥被頂開,高壓泥漿通過排出管路輸送至工程作業(yè)點(如鉆井井口、礦漿輸送管道)。
YB200 的穩(wěn)定運行依賴七大核心部件的..配合,各部件功能與故障影響需重點關注:
3. 壓力調節(jié)邏輯:適配不同工程場景的關鍵
基礎壓力設定:根據工程需求(如鉆井深度需 15-20MPa,礦漿輸送需 8-12MPa),通過油壓系統的溢流閥設定基礎輸出壓力,..泥漿壓力匹配作業(yè)要求;
動態(tài)壓力補償:當泥漿粘度增大(如含砂量升高)或管路阻力增加時,油壓系統會自動提升驅動壓力,..柱塞推力穩(wěn)定,避免壓力驟降;
超壓保護:當排出壓力超過設定值 10%-15% 時,安全閥會在 0.5 秒內開啟泄壓,同時觸發(fā)設備報警,防止管路或泵體因超壓損壞。
設備狀態(tài)檢查:① 檢查油壓系統油位(需在油標 “上下限” 之間,不足時補充同型號液壓油);② 檢查柱塞與密封件是否有泄漏痕跡,若發(fā)現泥漿或液壓油滲漏,需更換密封件;③ 轉動柱塞聯軸器,感受是否有卡滯或異響,若有異常需拆解檢查;
管路連接檢查:① 確認吸入管路(需選用耐壓≥1MPa 的軟管或鋼管)無破損、接頭無松動,且吸入端需浸沒在泥漿池中(避免空吸);② 檢查排出管路(耐壓需≥設備..輸出壓力的 1.2 倍)連接牢固,閥門處于關閉狀態(tài)(開機后逐步打開);③ 安裝泥漿過濾裝置(濾網孔徑≤1mm),并清理濾網表面雜質;
安全裝置檢查:① 校驗壓力表與壓力傳感器(誤差需≤±2%),..數據準確;② 手動測試安全閥(按壓泄壓按鈕,觀察是否正常泄壓);③ 檢查設備接地是否可靠(接地電阻≤4Ω),防止漏電;
介質準備:① 確認泥漿粘度(推薦 20-80mPa?s)與含砂量(≤3%)符合設備要求,粘度過高需稀釋,含砂量過高需預處理;② 若設備長期停用(超過 7 天),需向泵腔內注入少量液壓油潤滑柱塞,避免啟動時干磨。
2. 開機與運行操作:分步啟動,實時監(jiān)控
開機流程:① 接通設備電源,開啟油壓系統電源開關,觀察油壓表顯示(空載油壓應在 0.5-1MPa 之間);② 啟動柱塞驅動電機,以 “低速模式”(柱塞往復頻率 10-15 次 / 分鐘)運行 3-5 分鐘,檢查柱塞運動是否平穩(wěn),有無異響;③ 逐步打開排出管路閥門(每次開啟幅度≤1/4 圈),同時通過油壓系統調節(jié)輸出壓力,直至達到工程設定值(如鉆井需 18MPa),過程中避免壓力驟升;
運行監(jiān)控要點:① 壓力監(jiān)控:每 5 分鐘記錄一次排出壓力,若壓力波動超過 ±0.5MPa,需檢查吸入閥 / 排出閥是否卡澀,或濾網是否堵塞;② 流量監(jiān)控:通過流量計觀察輸送量,若流量下降超過 10%,需排查吸入管路是否漏氣(空吸)或柱塞密封件是否磨損;③ 溫度監(jiān)控:油壓系統油溫需控制在 30-60℃ 之間,若超過 65℃,需停機檢查油路是否堵塞或冷卻系統(若有)是否故障;④ 異常處理:運行中若出現 “異響、泄漏、超壓報警”,需立即按下緊急停機按鈕,切斷電源后排查故障。
正常停機:① 逐步關閉排出管路閥門(避免管路內壓力驟升);② 降低油壓系統壓力至 0.5MPa 以下,關閉柱塞驅動電機;③ 切斷油壓系統電源與總電源;④ 拆卸吸入管路,清理濾網雜質;向泵腔內注入防銹油(若 3 天內不再使用),防止泵腔腐蝕;
緊急停機:僅在 “超壓報警、嚴重泄漏、電機異響” 等緊急情況下使用,步驟為:① 按下緊急停機按鈕;② 立即關閉排出管路閥門;③ 切斷總電源;④ 排查故障并記錄(如超壓原因、泄漏位置),故障未解決前不得再次啟動。
禁止 “空載超壓運行”:未連接排出管路時,不得將壓力調至≥5MPa,避免泵腔 “空打” 導致柱塞與密封件劇烈磨損;
禁止 “帶壓拆卸管路”:停機后需待管路內壓力降至 0MPa 后,方可拆卸吸入 / 排出管路,防止高壓泥漿噴射傷人;
禁止 “超溫運行”:油溫超過 65℃ 時必須停機,不得通過 “強制冷卻”(如向油箱淋水)繼續(xù)運行,避免液壓油變質;
禁止 “無證操作”:操作人員需經專業(yè)培訓(熟悉設備原理與應急處理),并持有設備操作證,嚴禁非專業(yè)人員擅自開機。
每日檢查:清理設備表面泥漿,檢查密封件是否泄漏,確認壓力表數據正常;
每周保養(yǎng):更換泥漿過濾濾網,檢查油壓系統油位與油質(若油質渾濁需更換液壓油),潤滑柱塞與聯軸器軸承;
每月檢修:拆解檢查吸入 / 排出閥磨損情況,測量柱塞直徑(磨損量超過 0.2mm 需更換),校驗安全閥與壓力傳感器精度。